山西长治:育人+资源+生态,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项体系|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㉑
民小编说
2021年10月,教育部部署在12个省市区建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旨在进一步探索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年多来,首批实验区建设聚焦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多个方面取得成效并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为总结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先进经验,挖掘推广各实验区在综合改革各方面的典型案例,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导下,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推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栏目。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山西长治构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培养育人体系、优质资源支撑体系和良好教育生态体系——
长治市获批“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以来,在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指导下,长治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设计,努力构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项体系,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面培养育人体系
一是思政引领,培根铸魂。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市、县两级党委成立教育工作委员会和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教育高位谋划、高位推动。健全学校德育机构,全市中小学校全部成立思政工作委员会,千人以上学校设立党组织专职副书记165名,配备专职思政员334名。建强思政课主阵地,全市三年级、五年级、初二、高一年级学生全部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推行思政课集体备课制度,2021年遴选出57名市级集体备课牵头人。举办思政课教学能手大赛,遴选68名思政课教师参加省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1名教师获三等奖,4名教师获优秀奖。
二是以生为本,教学相长。大力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先后在壶关县、长子县和襄垣县召开3次课改现场会,培育课改试点校300所,遴选课改领航校42所,带动全市中小学课改参与率达到100%,初步建立起“目标导航、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引导启发”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推广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54所学校推广上海“后茶馆式”教学模式,45所学校推广山西省“问题导学”模式,组织200所学校建成长治市中小学“项目化学习”联合体。
三是强体育美,陶冶情操。开齐开足体育、艺术课,积极推行“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和“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举办了高中组校园足球联赛、篮球、跳绳、健美操啦啦操锦标赛等13项市级赛事,开展县级校园足球联赛6次,校级足球比赛2192场。创建全国足球特色校153所,山西省体育传统特色校28所。学校艺术活动蓬勃开展,我市在山西省大中小学生钢琴比赛、“三晋之春”合唱比赛中取得三项第一的优异成绩。
四是崇尚劳动,综合育人。突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建成市级综合实践基地1个、县级基地14个、校级基地326个,实现了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实践活动统筹开展。全市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实现全覆盖,初、高中学生参与以“学雷锋活动”“开心农场”“环保小卫士”等为主题的校内外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10万余人次。
二、围绕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构建优质资源支撑体系
一是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标准化学校。努力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2021年投资9976.75万元,新改扩建公办园21所,认定扶持普惠性民办园19所。加大城镇学校建设力度,2018年-2021年全市共新改扩建县城学校29所。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2021年投入资金4442.32万元完成40所寄宿制学校提档升级工程。
二是改革办学模式,增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目前全市组建91个各种形式的教育联盟,其中教育集团9个、联盟办学56个、学区制管理10个、对口帮扶16个,涉及学校共计379所。长治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以主校区为中心,集中管理潞州区实验中学、市二十中2所分校,3所学校办学质量均得到群众认可。长子县丹朱一中积极探索“一加一带”联盟办学模式,与大堡头中学深度融合,一体化办学;与长子六中结成同盟,全面带动,联盟校实现了五大提升:学生素质提升、教师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提升、人民满意度提升。
三是推动数据赋能,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完成市级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升级改造,建成覆盖全市各县区、各学校的城域网。组织7656名教师参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合格率99.8%。研发具有定向通话、门禁管理、电子围栏等功能的智能电子学生证,现有216所学校的14万名学生配备使用。
四是实施强师计划,建设高质量校长教师队伍。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改革以来全市聘任校长585名、副校长950名,交流轮岗校长116名、副校长79名,实现了“管理归口,待遇优化,专业提升”。实施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建立“有编即补、退补相当”的教师补充机制,推行教师招聘按男女1:1比例设岗,分别择优录用,2020年全市交流教师1489名、落聘教师103名,新招聘男教师占比提高到43%。全方位提高教师待遇,全面推行10%-30%的教师增量绩效、每班每月不低于500元班主任津贴、教师免费乘坐城乡公交、参观旅游景点等政策,广大教师身份意识和职业荣誉感明显增强。
三、围绕人民满意奋斗目标,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体系
一是严管校外培训,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切实压减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全市10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全部关停注销。推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分类监管,明确科技类和艺术类机构由教育部门主管,体育类机构由体育部门监管。教育、体育、行政审批部门联合出台了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技类、艺术类、体育类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对现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重新审核,184家非学科类机构通过审核并恢复运营。
二是强化作业管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制定全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定,明确作业设计、布置、反馈等各项要求。2021年12月,组织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大赛。市教研中心印发《“双减”背景下小学、初中、高中优质作业设计汇编》,为学校作业设计提供指南。强化督导检查,全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公示率、作业时长达标率均达到100%。
三是提质课后服务,吸引学生回归校园。推行“5+2+1”课后服务模式,全市中小学校5天工作日均开展课后服务,原则上每天不少于2小时,双休日中的1天用于开展课后服务,寒暑假开展学生托管服务。全市开展课后服务的义务教育学校563所,学校覆盖率达到100%,参与学生29.7万名,学生参与率达到99.7%。2022年暑假开展托管服务的学校355所,参与教师1.3万人,服务学生10.8万人。推行课后服务“菜单式双选”制度,列出课后服务“菜单”,由学生自主选教师、选内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开设课后服务课程200余种,组建体育、艺术类社团5351个,成立各类兴趣小组2917个,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的课后服务大大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推荐阅读
陕西西安高新区:深化“名校+”改革,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⑳
浙江金华:作业改革从“时间”控制走向“实效”追求 |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⑲
浙江金华:编制动态调整,着力破解教师缺编难题 |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⑱
上海静安:融合教育要走向“高质量”“深融合”跨越式发展 |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⑰
感谢您读到这里。明天的推送更加精彩。
不想错过的你,就把人民教育设为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色“人民教育”,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